|
特征特性: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,。在長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33.8天,比對照Ⅱ優(yōu)838遲熟0.1天,。株型適中,,莖稈粗壯,熟期轉(zhuǎn)色好,,每畝有效穗數(shù)16.8萬穗,,株高122.7厘米,穗長24.1厘米,,每穗總粒數(shù)164.4粒,,結(jié)實(shí)率82.3%,千粒重25.5克,??剐裕旱疚敛【C合指數(shù)5.2級,穗瘟損失率最高9級,;白葉枯病平均6級,,最高7級。米質(zhì)主要指標(biāo):整精米率63.3%,,長寬比2.5,,堊白粒率37%,堊白度7.8%,,膠稠度66毫米,,直鏈淀粉含量25.1%。
產(chǎn)量表現(xiàn):2005年參加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品種區(qū)域試驗(yàn),,平均畝產(chǎn)564.37公斤,,比對照Ⅱ優(yōu)838增產(chǎn)6.67%(極顯著);2006年續(xù)試,,平均畝產(chǎn)539.83公斤,,比對照Ⅱ優(yōu)838增產(chǎn)0.56%(不顯著);兩年區(qū)域試驗(yàn)平均畝產(chǎn)552.10公斤,,比對照Ⅱ優(yōu)838增產(chǎn)3.59%,。2006年生產(chǎn)試驗(yàn),平均畝產(chǎn)531.27公斤,比對照Ⅱ優(yōu)838增產(chǎn)0.09%,。
栽培技術(shù)要點(diǎn):1.育秧:適時(shí)播種,,秧田每畝播種量15~20公斤,大田每畝用種量1公斤,,稀播,、勻播,培育帶蘗壯秧,。2.移栽:秧齡30~35天移栽,,栽插規(guī)格23.3厘米×16.7厘米或20厘米×20厘米。每畝插足基本苗10萬苗以上,。3.肥水管理:重施基肥,,早施追肥,控制氮肥用量,,后期看苗酌情施穗肥,。深水返青,淺水分蘗,,夠苗擱田,,孕穗期保持田間有水,后期干濕交替,,不過早斷水,。4.病蟲防治:注意及時(shí)防治稻瘟病、白葉枯病等病蟲害,。
審定意見:該品種熟期適中,,產(chǎn)量較高,,米質(zhì)一般,高感稻瘟病,,感白葉枯病,。適宜在江西,、湖南、湖北,、安徽,、浙江、江蘇的長江流域稻區(qū)(武陵山區(qū)除外)以及福建北部,、河南南部稻區(qū)的稻瘟病,、白葉枯病輕發(fā)區(qū)作一季中稻種植。
上一篇:II優(yōu)906
下一篇:沒有了